香港漁民文化 | 居住文化 | 信仰文化 | 作業文化 | 保養作業工具文化 |

居住文化

住家艇
  • 住家艇就是水上人的屋子。一般是長十多米的平底木船,它們停泊在岸邊,但卻不能開動。艇上既沒水,也沒電,船尾一角用木板隔一個小間就是廁所,生活條件極差。
  • 由於歷代封建皇朝均不接受漁民登記岸上戶籍,漁民因此居無定所。
  • 因為既沒居所,也沒宗廟,而且得不到任何正統教育的機會,所以自古以來水上人都被認為是蠻族。

漁排
  • 漁排是海魚養殖戶於近岸海灣搭建的「海上魚池」。
  • 這批養殖戶主要是漁民,他們以膠桶、木板、鐵皮和帆布在海面建造浮水的建築,以錨錘把建築固定於海床,又於水底建造鐵籠、設置漁網,在籠、網內飼養海魚。
  • 由於漁排建在海上,漁民出入都要以船艇接駁,不少漁民都會在漁排搭建簡陋的居所居住。


漁棚、棚屋
  • 雍正七年,皇帝體恤這群以船為家,以捕魚為業的良民蜑戶,恩准他們登岸建屋、搭棚。
  • 根據漁民所說,棚屋應該是一種類似涼亭的建築物,四周沒有牆。而在大澳,最古老的棚屋,外形卻呈拱形,主要以竹枝、樹皮、葵葉和鐵皮建成。
  • 現時的大澳棚屋都是以木材及麻石支撐,屋內的格局比較寬敞及堅穩,而且傢俱設備亦比較現代化。

漁民村
  • 20世紀四五十年代開始,政府為了讓居無定所的漁民安居樂業,陸續於新界和離島劃出了17塊土地作為「漁民村」,讓漁民在陸地上聚居。
  • 漁民村的落成對漁民有重要意義,因為村內亦同時建有學校,讓漁民子女有讀書的機會。
  • 村屋由木板搭成,每間面積大約200至400平方呎,居民需要共用廁所。

時至今日,由於生活條件差,加上火災頻繁,住家艇已所剩無幾。另外,隨著政府於20世紀60年代開始興建公共房屋,愈來愈多原本居住於住家艇和棚屋的漁民,都紛紛遷移到陸上居住,並從事較穩定的工作,因此漁民人數不斷下降。

Top

信仰文化

漁民祖先

鶴佬
  • 鶴佬人本是中原河洛操漳潮語系人士,唐朝時避難南遷,定居閩南,有部分人則繼續遷至廣東潮汕地區。
  • 此等居民原稱河洛人,後來變音誤作河佬、福佬及鶴佬。
  • 由於造船技術獨步全國且善於航海,故以航運及捕魚為業。

蜑家人
  • 『蜑』是先秦時期百越族的分支,並以船為家。
  • 一般指廣東、廣西和福建一帶一種以船為家的漁民。
  • 香港沿海的灣岸,舊有蜑家艇戶甚多,尤其后海灣、青山灣、大埔海、西貢沿岸及離島海灣最多,大都以捕魚及航運為業。
  • 廣東蜑家人的母語為蜑家話,語音與粵語廣州話很近似,但有一些專有的詞彙。

雖然鶴佬和蜑家都是香港早年四大族群之一,但過去由於文化水平較低,故留下的文字記錄不多。除了所操之語言有別,鶴佬艇與蜑家艇的外型都略有不同。

現今除了一些由鶴佬人興建的廟宇,如大埔元洲仔的大王爺廟外,其歷史遺跡留下不多。最容易讓人想起的,就是九龍城的福佬村道和長洲的鶴佬巷,而長洲的太平清醮和大埔的大王爺誕也是以鶴佬人為主導的祭祀活動。

至於蜑家人,由於蜑家民系文化主要依存於漁業活動,而蜑家人上岸後又不斷融入香港的陸上文化中,因此,蜑家民系處於瀕臨消失的狀態中。

近三十年,香港急劇發展,沿岸大事填海,很多漁民都遷上陸地居住,加上工商業發展吸引了不少年青的漁民在岸上工作,他們舊有的生活方式已逐漸消失。

他們現時居住的岸上地方,主要是原有的港灣,例如南區香港仔的石排灣邨、漁光邨、香港仔中心、鴨脷洲邨等。其他的港灣如筲箕灣、長沙灣、青山灣、西貢、大埔、長洲、坪洲等等,仍然有許多漁船停泊在這些海灣內,而漁民則住在海傍的住宅。

漁民諸神

先輩漁民由於科學知識貧乏,無法解釋漁業生產中出現豐欠的原因,也無法準確把握魚群的行蹤,因而把希望寄托於冥冥之中的海神,相信海神是神通廣大的,並能帶領他們追蹤魚群。此外,出海捕魚,時常要撇下父母妻兒孤單出海,面對茫茫大海、驚濤駭浪,隨時都有生命危險,所以他們都很迷信,而且禁忌也特別多。以下是香港漁民信奉的主要神祇:

神祇 簡介 別稱 功能 誕日
天后
天后是香港人最尊敬及熟悉的女海神。昔日香港水上運輸頻繁,靠水為生的人們都希望得到天后的眷顧,於是紛紛建廟祀奉,所以全香港有超過一百間大大小小的天后廟。 阿媽
(媽:讀馬音)
求海上平安及
漁獲
農曆
三月二十三
觀音大士
觀音大士是佛教傳說中的神祇,觀音二字有聞聲救苦之意,也是這個及時雨的神格,觀音大士便成了中國最受歡迎的神祇。 慈悲娘娘 求一般吉凶 農曆
二月十九
洪聖大王 洪聖大王是南海水神。由於與天后同是香港漁民篤信的海神,故此香港的洪聖廟多不勝數,而兼奉洪聖大王的廟宇更多。 茅洲大王、
把港大王
求海上平安 農曆
二月十三
北帝 一般香港人把北帝當作水神看待,因北方在五行中屬水,所以不少水上人或靠水生活的人信奉北帝。 玄天上帝、
真武大帝或
蕩魔天尊
求海上平安 農曆
三月初三
大王爺
香港很多地方都有大王爺廟。信奉大埔元洲仔大王爺的信眾清一色是大埔區內的鶴佬漁民或其後代。每年的大王爺誕,信眾都會在大埔舊墟風水廣場搭棚演大戲和龍獅巡遊,是香港眾多大王爺賀誕活動中規模最盛大的,更勝區內的天后誕。   求一般吉凶 農曆
二月初五或
五月初八
譚公
譚公,名字不詳,原籍惠州。他兒時屢顯奇蹟,12歲登仙籍(即去世) 後,旁人奉之為神,因祂能呼風喚雨,平息風暴,故此漁民對祂格外推崇。   求海上平安 農曆
四月初八
Top

作業文化

海產捕撈業主要可分為淺海和深海操作兩種模式。在淺海捕魚所使用的工具比較簡單,漁網會視乎捕捉的品種而有所不同。而深海操作的捕魚設備一般比較現代化,由於要到深海,航程遠了、風浪大了,用的漁船也較大、載重量也較多。

香港漁民絕大部分都是從事淺海操作,主要在中國東海以及南中國海作業。主要的捕魚方法包括各類拖網(由2012年12月31日起,香港水域將禁止進行拖網捕魚)、延繩釣、刺網、圍網、手釣及浸籠等,其中以拖網業的漁獲量佔大部分。

以下是一些於香港近岸水域,漁民經常會運用,而又符合漁業可持續發展原則的捕魚方式:

浸籠
  • 浸籠是近岸漁民常用的誘捕方法。
  • 方法是把放有魚餌的魚籠,以繩纜串連,並在纜的一頭綁上浮標,然後沉進海床。
  • 鐵製的魚籠貌似老鼠籠,進口處造成漏斗狀向內延伸,造成易入難出的效果,令游進籠內取食的魚兒難以逃脫。

浸網
  • 漁民稱放網捕魚為「浸網」,即是刺網捕魚。
  • 漁網的上方綁上浮水的小膠球,下方則綁上鉛錘,使魚網在水中能形成一張近乎隱形的牆。
  • 魚兒撞上魚網,便會被絲線纏著魚鰓或魚鰭,不能逃脫。

海鰻籠
  • 漁民又稱之為油(魚追) 籠,因為它只能誘捕像油(魚追) 一類的窄長魚類。
  • 古老海鰻籠形狀有如花瓶,以藤編織而成。瓶口設計成漏斗狀向內延伸,令游進籠內取食魚餌的魚兒難以逃脫。
  • 現代海鰻籠為方便大量生產,都改以塑膠製造。

引鯧板
  • 引鯧板是一塊鯧魚狀、塗上白色顏料的木板。
  • 木板頭尾鑽孔,綁上繩子,並以數塊連成一串綁在船尾拖行。
  • 由於鯧魚屬群游性魚類,見到同類會「結伴同游」。
  • 漁民以引鯧板吸引鯧魚,然後加以捕捉。

敲魚
  • 敲魚是漁民的叫法,形容敲打水面驅趕魚群的捕魚方法。
  • 漁民先放好「浸網」用的漁網,然後再以長柄大鎚敲打魚網附近水面,用以驅趕、驚嚇魚兒。
  • 魚兒受驚亂竄,很容易便會撞上魚網,不能逃脫。

照火
  • 照火即是圍網捕魚,由於通常在夜間進行,又需以燈火吸引魚群,因此稱為照火。
  • 傍晚時分,漁民先將用作引魚的燈艇拖至適當位置,再用艇上的發電機供電給射燈,以燈光吸引魚群。
  • 到零晨一兩點,漁民會駕駛俗稱「罟仔」的漁船靠近燈艇,然後會以燈艇為中心高速繞圈,並同時落網。
  • 大概只需一分鐘時間,便能圍成一個半徑十至二十米的大網圈。
  • 然後漁民會立即把網的兩頭收起,以免被網中的魚兒逃脫。
  • 最後再慢慢把網拉回船上,收取漁獲。



Top

保養作業工具文化

燂船
  • 燂船是清理木船船身寄生物的工作。
  • 漁民趁着潮退把漁船擱於沙灘上,然後在船底挖沙成隧道,使船身懸空,再用柴草燒遍船底,以剷除寄生物,最後為船塗上新的桐油灰。

保養魚網
  • 昔日的魚網以麻製成。
  • 漁民出海打魚後,會用淡水清洗魚網,然後掛於棚架上曬乾。
  • 每隔數月至一年,漁民會為魚網塗上鴨蛋白,再烘乾,以令魚網變得堅硬耐用。

時至今日,木船已漸漸被鐵造的機動船所取代,「燂船」的傳統可謂買少見少。另外,現時的魚網已由尼龍生產,不用塗上鴨蛋白,也堅固耐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