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地貌特色
香港屬歐亞板塊,東部受菲律賓板塊影響最大(每年7cm之速度向西面歐亞板塊擠壓),西南面受印度板塊影響。香港總面積約1100平方公哩。
- 三面環海
- 地少山多
- 東岸水深,西岸海淺
- 東山險峻,西山平和
- 大部份高山都是火山岩形成
- 大部份平原位於西北
- 大部份海岸都是沉沒/ 浸沒 狀態
香港的植被
香港有40%是郊野公園,海岸公園及其它保護區。各類植被覆蓋率為70%。
香港的生境地:香港位處亞熱帶地區,生境地的種類包括熱帶雨林生境地、淡水濕地生境地、海岸生境地、珊瑚群落生境地、紅樹林等
香港生物多樣性
本港生長的野生動物及植物,包括超過:
雀 鳥: 465 (種類)
爬蟲類: 82
兩棲類: 24
哺乳類: 55
淡水魚: 160
蝴 蝶: 240
蜻 蜓: 112
維管束植物: 3100
香港具保育價值的生物
|
Global
Concern |
Potential
global Concern |
Regional
Concern |
Potential
Regional Concern |
Local
Concern |
雀鳥 |
10 |
1 |
48 |
5 |
113 |
爬蟲類 |
7 |
1 |
6 |
7 |
20 |
兩棲類 |
|
5 |
|
1 |
6 |
哺乳類 |
|
1 |
|
1 |
16 |
淡水魚 |
14 |
|
4 |
1 |
8 |
蝴蝶 |
|
|
4 |
|
86 |
蜻蜓 |
15 |
1 |
1 |
|
35 |
Source: Fellowes et al. (2003) Wild animals to watch: Terrestrial and freshwater fauna of conservation concern in Hong Kong, Memoirs of the Hong Kong Natural history Society Vol 25, pp 123-158
環境保育政策
為了保護自然環境,政府多年來一直推行一套自然保育政策,以保護具生態價值的地點,這些措施包括:
1. 郊野公園條例
2. 城市規劃條例
3. 野生動物保護條例
4. 環境影響評估條例
5. 海岸公園條例
香港生態旅遊發展
- 旅遊業是香港經濟的主要支柱,參與到港旅客人數由2000年的1300萬,增加至2004年的2181萬,而2005年的首8個月,到港旅遊人數已達1517萬。(旅遊事務署,2005)
- 相關旅遊的收入由2001年的610億至2004年的918億港元。(旅遊事務署,2005)
- 根據香港旅遊發展局的調查,24%的旅客對香港生態旅遊感興趣,另27%的旅客對香港的文化旅遊有興趣。(HKTB, 2001)
- 香港的生態旅遊可令旅客多逗留港1.9天,估計可為香港帶來額外40億的收入。(Hopkinson & Stern, 2002)
- 香港政府對生態旅遊發展抱積極態度
- 5億港元興建香港濕地公園
- 發展新界東北的綠色旅遊
- 財政司於2005-06的財政預算中,額外撥5億元作旅遊推廣及發展
生態資源的保育的法例
- 環境評估條例 Cap. 499
- 郊野公園及特別地區條例, Cap. 208
- 海岸公園及海岸保護區條例, Cap. 476
- 野生動物保護條例 (CAP 170)
- 城市規劃條例 (CAP 131)
- 動植物 ( 瀕危物種保護 ) 條例 (CAP 1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