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線:
船灣淡水湖主壩 -> 老虎笏 -> 鹿湖峒 -> 觀音峒 ->下苗田 -> 三椏村 -> 荔枝窩 -> 梅子林 -> 蛤塘 -> 吊燈籠 -> 芬箕托 -> 阿媽笏 -> 烏蛟騰 《全程共26公里》

檢查站 :
大會只會在起點、白沙頭碼頭、荔枝窩及終點提供水及生果

檢查站名稱 地標 關閉時間
CP1. 鹿湖峒 脊頂 12:30 pm
CP2. 下苗田 石澗 2:00 pm
CP3. 荔枝窩 廣場 3:30pm
CP4. 吊燈籠 三角測量柱 5:00 pm
CP5. 阿媽笏 岔路 6:00 pm
EP. 烏蛟騰終點 小巴總站旁空地 6:30 pm
請注意 :
1. 本比賽路線需攀山越嶺、陡坡荊棘、長途艱辛,適合體力充沛的健行者參加。
2. 為安全起見,若未能於指定時間到達下苗田檢查站之參賽者, 將被終止餘下之路段,參賽者將被安排經下苗田及九擔租前往新屋村之終點。


(CP1) 主壩至鹿湖峒
走過2.1公里長的主壩,登上沙石山坡[長牌墩],接走蜿蜒山徑,攀過鵝髻頂,接走曾是著名陡坡[跌死狗],山頂便是鹿湖峒檢查站。
(CP2) 鹿湖峒至下苗田
離開鹿湖峒,沿脊而走,經過紅石門坳山脊後便是304米高的觀音峒。接行橫嶺至大峒,然後下走碎沙石路至下苗田第二檢查站。
(CP3) 下苗田至荔枝窩
在下苗田山澗小休後,沿山谷小路走至三椏村,可在這裡的福利茶室免費享用一碗山水豆腐花或豆漿一杯,也可自費充飢補糧。接著是輕鬆易行的水泥徑,經過廢村屋和大片紅樹林後便是荔枝窩廣場的第三檢查站。
(CP4) 荔枝窩至吊燈籠
從荔枝窩起步,途經梅子林至蛤塘廢村。從蛤塘登416米高的吊燈籠是一條崎嶇隱蔽、樹藤茂密、陡斜難行的上山徑,極富挑戰性。
(CP5) 吊燈籠至阿媽笏
在吊燈籠飽覽四周景色後,沿脊走經芬萁托至阿媽笏,這段路雜草荊棘叢生,並不好行。
(EP) 阿媽笏至終點
這段路是下山石級,終點在望。
  (自費)補給站 :
士多有水, 糧食及電話供應
1. 三椏村
2. 荔枝窩
3. 烏蛟騰(終點)

沿途風景介紹

船灣淡水湖
船灣淡水湖是香港面積最大的水塘,其存水量排行第二。淡水湖建成於1968年,是世界上第一個建造於海上的水塘。船灣原有多條鄉村,建水塘時村民被遷往大埔墟,而村落則淹浸在水裏。
老虎笏及鳳凰笏
老虎笏及鳳凰笏是內磡的海灣,其清澈及平靜的海水極適合珍珠養殖。在宋朝曾是[湄珠池]的所在地。興建水塘後,珍珠養殖一度關閉,近年老虎笏再次養殖珍珠,重拾昔日光輝。
赤門海峽
赤門海峽是香港最長最明顯的斷層,從黃竹角咀,經吐露港、九龍西一直伸延至大嶼山的貝澳。海峽兩旁的石質截然不同,位於西貢的高山峻嶺是堅硬的火山岩,而船灣的山嶺則是沉積岩,而且是3.6億年前香港最早的岩石。
東北村落
由於村民自70年代起便移民外國或遷往市區,一些新界東北偏僻的村落便荒廢了,如上下苗田、牛屎湖、紅石門及銷羅盤等廢村,只剩下頹垣敗瓦,令人惋惜。荔枝窩是一個規模頗大的客家村,村民在60年代曾高達500人,現已大部份遷走,只剩下數戶長者在居住及部份村民在星期六、日返來做遊人的茶水生意。
印洲塘海岸公園
印洲塘海岸公園設立於1996年7月5日,劃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三 椏 村至紅石門,第二部分是荔枝窩。印洲塘海岸公園的生物及生境甚為多樣化,極富生態價值,包括荔枝窩的矮大葉藻、珊瑚群落、紅樹林等。荔枝窩及三椏村更可找齊全港的八種真紅樹。荔枝窩並擁有全港最高大的銀葉樹群,最粗壯的白花魚藤;此外,其悠久的風水林和通心樹王令遊人咄咄稱奇。
印塘三寶
印洲塘小島羅布,波平如鏡,景色優美,有"小桂林"美譽。流傳著不少傳奇故事的印塘三寶,是指印洲(玉璽),筆架洲(位於吉澳南岸)及神筆(神筆位於筆架傍,一道從岸口伸入海裏的峽長沙堤,如遇水漲便看不見),這些傳說為此處潻上趣味。
吊燈籠
吊燈籠,又名大青山,高416米,為新界東北地區的名山。站在吊燈籠峰巔,可盡覽印洲塘、深圳鹽田港、荔枝窩、三椏村及三椏涌等風景優美的地方,而橫嶺和遙遠的八仙嶺也盡入眼簾。近山頂處有一風水名穴「笑天龍」,雄視四周,極具氣勢。從高處下望地形獨特的風水穴,便知其名由來。
新娘潭
位於船灣淡水湖西北角的新娘潭,與鄰近的照鏡潭名列新界東北五大名潭,照鏡潭更有全港最壯觀瀑布美譽。在炎熱的夏天,許多遊人到此野餐和嬉水。相傳昔日有一位新娘乘花轎出嫁,途經新娘潭瀑頂,適遇雨後溪水暴漲,其中一名轎夫失足滑倒,花轎被急流沖落瀑布,新娘不幸淹死潭中,新娘潭因此得名。
© 2004 HKTraveler.com Limited   旅行家有限公司